icon icon icon icon icon

img
應用項目 應用項目
/
/
一小時生成4件約克郡博物館賴代爾寶藏的數字孿生

一小時生成4件約克郡博物館賴代爾寶藏的數字孿生

  • 分類:應用項目
  • 發佈時間:2023-03-30 10:13
  • 訪問量:

【概要描述】挑戰:約克郡博物館收藏了距今1800年曆史的羅馬不列顛時期的賴代爾寶藏,他們需要以一種快速並且零風險的方法,從精確還原歷史的角度,創建四個絕無僅有的3D數字副本,締造創新的策展設計,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分享。


方案:Artec Space Spider, Artec Studio, 3D Systems ColorJet印表機


成果:傳統的攝影測量法需要大量的處理和定位,而且要用一整天的時間來執行拍攝過程,額外還需要多一天的時間從照片中創建3D模型。相比之下,四件賴代爾寶藏,分別都在不到5分鐘的時間內完成了精細的3D掃描;並且在一個小時內,所有的掃描和處理都完成了,從而產生了整個系列四個令人驚歎的3D數字副本。

當他們瞥見青銅色的時候,便立刻停止了挖掘。起初,他們以為那是青銅器時代的斧頭邊緣。幾分鐘後,當他們把馬可·奧勒留(Marcus Aurelius)的小半身像從英格蘭賴代爾一位農民田間的坑中抬出時,金屬探測專家馬克·迪德裏克(Mark Didlick)和詹姆斯·斯帕克(James Spark)屏住了呼吸。



被金屬探測器探測到的馬可·奧勒留的半身銅像。圖片來源:馬克·迪德裏克

當他們小心翼翼地拂去了古代皇帝臉上的泥土,似乎過了幾分鐘,兩個人竟都啞口無言。

這座半身像是他們今天的第二個發現。之後他們又繼續在該地區進行搜索。當他們結束搜索後,除了半身像,還發現了另外三件文物:一個鉛錘,一個羅馬神馬爾斯的雕像,以及一個馬形刀柄。

迪德裏克將幾張照片發給了前考古學家布賴恩·沃克(Brian Walker),他對這一發現感到震驚,判斷這些很可能都是古羅馬時期的文物,可以追溯到西元2世紀。

從農民的田間到約克郡博物館的展覽廳

 

在接下來的幾周裏,這批距今1800年的文物--羅馬不列顛時期最精美的藏品之一--被鑒定並命名為賴代爾寶藏(Ryedale Hoard)。後來由約克博物館信託基金收購,此後在約克郡博物館展出。

約克郡博物館高級策展人安德魯·伍茲(Andrew Woods):“以前英國從未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出土過如此數量精美的古羅馬時期的文物。所有這些文物都呈現出美輪美奐令人難以置信的製作工藝。我們確信,它們是古羅馬帝國鼎盛時期在英國製造的。”



賴代爾寶藏物中,古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的半身銅像。圖片來源:約克博物館信託基金

這座精雕細琢的馬可·奧勒留半身像最初是嵌在古羅馬帝國祭司的權杖上,毫無疑問,它在皇帝舉行的儀式和典禮上被經常使用。

創作這件非凡作品的藝術家很可能是英國當地人,他從未見過皇帝本人,而是根據現有的雕塑和錢幣上的描繪來進行創作。



約克郡博物館高級策展人安德魯·伍茲與賴代爾寶藏馬背上的馬爾斯雕像。圖片由約克博物館信託基金提供,版權歸Charlotte Graham Photography所有。

在整個帝國中,羅馬神馬爾斯經常被描繪成馬背上的戰士。這尊小雕像正是描繪了古老的神祗在戰場上激烈馳騁,然而曾經他揮舞的長矛和盾牌早已在幾個世紀中消失。



賴代爾寶藏—馬形刀柄。圖片來源:約克博物館信託基金

在古羅馬時期,非常流行以動物造型裝飾的日常用品。這個馬形手柄原本是把刀柄,推測是在下葬前有意將刀折斷了。

在過去的2000年裏,賴代爾寶藏中的鉛錘設計幾乎沒有變化,它在羅馬不列顛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建造新的道路、堡壘和村莊提供了精准的測量。



賴代爾寶藏。圖片來源:約克博物館信託基金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這些文物是在西元2世紀後期作為獻給神的祭品被埋入地下的。為了更清楚地瞭解這些無價文物的重要性以及它們為何以這種方式被埋入地下,研究工作仍在繼續推進中。

創建賴代爾寶藏的數字副本

約克郡博物館專注於成為數位化平臺的領導者、擴大其影響力並建立起線上與世界分享藏品的模式,他們決定以3D方式呈現賴代爾寶藏。

過去,他們主要通過攝影測量法,與約克大學的Heritage360合作完成此類專案

但由於攝影測量法的性質,包括冗長的攝影時間(當使用一臺單鏡頭相機設置時)同時需要大量的處理來定位和重新定位每個被拍攝的對象,因此類似的專案需要策展人提前幾周,甚至幾個月來計畫。



Artec Space Spider對馬可·奧勒留半身像的3D掃描。圖片來源:Heritage360

來自Heritage360團隊的帕特裏克·吉布斯(Patrick Gibbs)介紹:“對歷史文物進行拍攝涉及的內容非常多。這不是簡單地把它拿出來,在幾分鐘內就能完成拍攝。考慮到藏品損壞的一些潛在風險以及策展人在場的要求,我們需要與博物館不斷的進行溝通,制定出最佳和最安全的一套方案。”

他繼續說:“使用單鏡頭機攝影測量設置,我們可能要花兩天時間來處理一件文物,只是為了確保我們需要的一切都被拍攝下來。所有的後勤問題可能又需要兩到三個月來安排。”

如果他們繼續沿用同樣的方法,約克郡博物館的賴代爾青銅器藏品的數位化將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來計畫和完成。更不用說博物館裏還有數千件藏品等待著被數位化。



賴代爾寶藏馬背上的馬爾斯雕像。圖片來源:約克博物館信託基金

尋找傳統攝影測量法的替代方案

這就迫使吉布斯和他的數字技術專家詹姆斯·奧斯本(James Osborn)去探索市場,尋找其他可能。他們通過線上搜索找到了Artec3D大使級經銷商Central Scanning公司,該公司是保護文化遺產以及其他行業的3D掃描專家。

以至於在第一個演示完成之前,他們兩人就找到瞭解決方案:Artec Space Spider。

Space Spider多年來一直是全世界考古學家、文化遺產專家和許多其他專業人士青睞的掌上型3D掃描器。

Space Spider能夠以亞毫米級的精度以及逼真的3D色彩呈現捕捉對象複雜的細節,無需標記和噴劑。掃描可以用於線上和現場展覽、數字雲存儲、3D列印教學模型等等。



Central Scanning公司的亞曆克斯·張使用Artec Space Spider掃描羅馬人像陶罐。
圖片來源:Heritage360

伍茲談到掃描器如何幫助約克郡博物館實現專案時說:“為參觀者呈現出即使走進博物館也不一定能夠發現的細節,對我們來說十分重要。”

他進一步解釋道:“在對藏品本身零風險的情況下,通過虛擬的方式拿起,轉動,研究它們,順著策展人編寫的標籤和注釋,瞭解每件藏品相關的無數滄桑的歷史和背後動人的故事,您將擁有一段既難忘又獨特的體驗。”

 

一小時內完成賴代爾寶藏的3D掃描

 

使用全新Space Spider對賴代爾青銅器藏品進行3D掃描時,吉布斯和奧斯本以及在旁協助專案的策展人都大吃一驚。

四件文物被逐一放置在Artec轉盤上,分別在5分鐘內進行掃描。僅僅10分鐘後,通過Artec Studio軟體的處理就將掃描結果生成為令人驚歎的3D模型。

“在對藏品本身零風險的情況下,通過虛擬的方式拿起,轉動,研究它們,您將擁有一段既難忘又獨特的體驗。”

設置、掃描和處理所有對象並創建各自的3D模型所需的總時長不到一個小時。與之前所使用的攝影測量法形成了鮮明對比。



Artec Studio軟體中處理Space Spider掃描的馬可·奧勒留半身像
圖片來源:Heritage360

 

在談及這一點時,奧斯本說:“僅僅用攝影測量法來拍攝這些對象,就需要一整天的時間。如果在拍攝期間光線發生了輕微的變化,我們就不得不請求策展人再次把藏品拿出來,在相同的光線條件重新拍攝。甚至不可能在同一天完成。所以我們必須額外拍攝大量的照片來彌補這一點,寄希望於所有的照片都能夠順利完成,在處理階段才會得到最終的結果。”

他補充道:“如果一切按計畫順利進行,第二天才能開始處理所有的照片。使用Space Spider的一個小時相當於在攝影測量法上所花費的兩天時間,更不用說沒有攝影測量中將每個對象操縱到設定位置的各種小道具所帶來的額外風險。”

 

將掃描結果生成逼真3D模型


在Artec Studio中處理的過程既快速又簡單。首先,使用基底移除,刪除對象以外不必要的數據。完成後,對齊掃描,將所有幾何圖形組合在一起。


然後,應用0.1mm尖銳融合,當導出3D模型線上查看時,他們減少了多邊形數量,以優化檔大小和顯示速度。



Artec Studio軟體中處理Space Spider掃描的馬背上的馬爾斯雕像
圖片來源:Heritage360

 

生成的3D模型現已在約克郡博物館內和官網上使用。Sketchfab模型鏈接的二維碼放置在了藏品的旁邊,為博物館的參觀者提供參與的互動感。

 

約克郡博物館與世界分享3D資源

 

約克郡博物館並沒有止步於此。他們還打算將這些3D模型分享到維基共用資源這樣的網站上,預計每週流覽量達數百萬次。
伍茲解釋這背後的原因:“對於世界各地那些可能永遠沒有機會看到它們,或者來到博物館參觀的人們,通過這種方式,將我們的藏品帶給他們。把這些3D掃描分享給這些人們,我們之間也能更加輕鬆的互動。”



約克郡博物館計畫提供賴代爾青銅器的3D模型免費下載,包括低解析度和高解析度版本。歡迎教師、藝術家、研究人員和其他人下載和使用掃描數據。

 

用於教育的精美3D列印複製品

 

作為教育活動的一部分,約克郡博物館和Heritage360決定用Space Spider掃描創建3D列印“可觸摸”版本的賴代爾青銅器,供學校參觀使用。



3D列印和手繪的賴代爾寶藏。圖片來源:約克博物館信託基金

由於團隊內部還不具備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他們聯繫了ThinkSee3D的3D數字文物專家史蒂文·戴伊(Steven Dey)。自2015年公司成立以來,戴伊已經為英國和其他地區的博物館及客戶製作了數百個數碼製作、還原度極高的複製品。

戴伊從Heritage360收到了賴代爾青銅器的3D模型(OBJ檔)後,整個3D列印過程大約用了三個小時,四個物體都是使用石膏在3D Systems ColorJet印表機上直接列印出來的。

 

巧妙的做舊處理,呈現古樸外觀

 

塗上底色塗料,然後再上環氧樹脂作為表面塗層,表面半幹時塗滿銅粉。環氧樹脂粉末凝固後,打磨拋光出閃亮的青銅外觀,他們看起來就和嶄新的一樣。

接下來開始做舊處理,使用噴漆和蠟以還原文物相同的青銅色的外觀。



3D列印和手繪的馬可·奧勒留半身像複製品
圖片來源:ThinkSee3D

現在,學生們可以親自拿起並研究這些精美的、高度還原的複製品,使它們成為教科書中歷史章節這一時期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補充。

 

用3D掃描呈現歷史

 

在成功地將賴代爾寶藏數位化之後,約克郡博物館現在將目光投向了其他藏品,這些種類繁多且數以千計絕美藏品,包括劍和珠寶、滅絕的恐鳥、海雀和恐龍、可追溯到羅馬不列顛時期複雜的馬賽克地磚以及墓葬鑄件等等。



Heritage360團隊詹姆斯·奧斯本在約克郡博物館的賴代爾寶藏展
圖片來源:Heritage360

伍茲對3D掃描所帶來的變化發表了觀點:“一場優秀的博物館策展不僅僅是簡單地給人們呈現歷史,而是真正做到讓所有年齡的人都能擁有一個自我探索的旅程,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發現這些藏品的獨特之處。而這正是Artec 3D掃描幫助我們完成的。”

 

源文來自 :Artec3D埃太科三維

一小時生成4件約克郡博物館賴代爾寶藏的數字孿生

【概要描述】挑戰:約克郡博物館收藏了距今1800年曆史的羅馬不列顛時期的賴代爾寶藏,他們需要以一種快速並且零風險的方法,從精確還原歷史的角度,創建四個絕無僅有的3D數字副本,締造創新的策展設計,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分享。


方案:Artec Space Spider, Artec Studio, 3D Systems ColorJet印表機


成果:傳統的攝影測量法需要大量的處理和定位,而且要用一整天的時間來執行拍攝過程,額外還需要多一天的時間從照片中創建3D模型。相比之下,四件賴代爾寶藏,分別都在不到5分鐘的時間內完成了精細的3D掃描;並且在一個小時內,所有的掃描和處理都完成了,從而產生了整個系列四個令人驚歎的3D數字副本。

當他們瞥見青銅色的時候,便立刻停止了挖掘。起初,他們以為那是青銅器時代的斧頭邊緣。幾分鐘後,當他們把馬可·奧勒留(Marcus Aurelius)的小半身像從英格蘭賴代爾一位農民田間的坑中抬出時,金屬探測專家馬克·迪德裏克(Mark Didlick)和詹姆斯·斯帕克(James Spark)屏住了呼吸。



被金屬探測器探測到的馬可·奧勒留的半身銅像。圖片來源:馬克·迪德裏克

當他們小心翼翼地拂去了古代皇帝臉上的泥土,似乎過了幾分鐘,兩個人竟都啞口無言。

這座半身像是他們今天的第二個發現。之後他們又繼續在該地區進行搜索。當他們結束搜索後,除了半身像,還發現了另外三件文物:一個鉛錘,一個羅馬神馬爾斯的雕像,以及一個馬形刀柄。

迪德裏克將幾張照片發給了前考古學家布賴恩·沃克(Brian Walker),他對這一發現感到震驚,判斷這些很可能都是古羅馬時期的文物,可以追溯到西元2世紀。

從農民的田間到約克郡博物館的展覽廳

 

在接下來的幾周裏,這批距今1800年的文物--羅馬不列顛時期最精美的藏品之一--被鑒定並命名為賴代爾寶藏(Ryedale Hoard)。後來由約克博物館信託基金收購,此後在約克郡博物館展出。

約克郡博物館高級策展人安德魯·伍茲(Andrew Woods):“以前英國從未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出土過如此數量精美的古羅馬時期的文物。所有這些文物都呈現出美輪美奐令人難以置信的製作工藝。我們確信,它們是古羅馬帝國鼎盛時期在英國製造的。”



賴代爾寶藏物中,古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的半身銅像。圖片來源:約克博物館信託基金

這座精雕細琢的馬可·奧勒留半身像最初是嵌在古羅馬帝國祭司的權杖上,毫無疑問,它在皇帝舉行的儀式和典禮上被經常使用。

創作這件非凡作品的藝術家很可能是英國當地人,他從未見過皇帝本人,而是根據現有的雕塑和錢幣上的描繪來進行創作。



約克郡博物館高級策展人安德魯·伍茲與賴代爾寶藏馬背上的馬爾斯雕像。圖片由約克博物館信託基金提供,版權歸Charlotte Graham Photography所有。

在整個帝國中,羅馬神馬爾斯經常被描繪成馬背上的戰士。這尊小雕像正是描繪了古老的神祗在戰場上激烈馳騁,然而曾經他揮舞的長矛和盾牌早已在幾個世紀中消失。



賴代爾寶藏—馬形刀柄。圖片來源:約克博物館信託基金

在古羅馬時期,非常流行以動物造型裝飾的日常用品。這個馬形手柄原本是把刀柄,推測是在下葬前有意將刀折斷了。

在過去的2000年裏,賴代爾寶藏中的鉛錘設計幾乎沒有變化,它在羅馬不列顛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建造新的道路、堡壘和村莊提供了精准的測量。



賴代爾寶藏。圖片來源:約克博物館信託基金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這些文物是在西元2世紀後期作為獻給神的祭品被埋入地下的。為了更清楚地瞭解這些無價文物的重要性以及它們為何以這種方式被埋入地下,研究工作仍在繼續推進中。

創建賴代爾寶藏的數字副本

約克郡博物館專注於成為數位化平臺的領導者、擴大其影響力並建立起線上與世界分享藏品的模式,他們決定以3D方式呈現賴代爾寶藏。

過去,他們主要通過攝影測量法,與約克大學的Heritage360合作完成此類專案

但由於攝影測量法的性質,包括冗長的攝影時間(當使用一臺單鏡頭相機設置時)同時需要大量的處理來定位和重新定位每個被拍攝的對象,因此類似的專案需要策展人提前幾周,甚至幾個月來計畫。



Artec Space Spider對馬可·奧勒留半身像的3D掃描。圖片來源:Heritage360

來自Heritage360團隊的帕特裏克·吉布斯(Patrick Gibbs)介紹:“對歷史文物進行拍攝涉及的內容非常多。這不是簡單地把它拿出來,在幾分鐘內就能完成拍攝。考慮到藏品損壞的一些潛在風險以及策展人在場的要求,我們需要與博物館不斷的進行溝通,制定出最佳和最安全的一套方案。”

他繼續說:“使用單鏡頭機攝影測量設置,我們可能要花兩天時間來處理一件文物,只是為了確保我們需要的一切都被拍攝下來。所有的後勤問題可能又需要兩到三個月來安排。”

如果他們繼續沿用同樣的方法,約克郡博物館的賴代爾青銅器藏品的數位化將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來計畫和完成。更不用說博物館裏還有數千件藏品等待著被數位化。



賴代爾寶藏馬背上的馬爾斯雕像。圖片來源:約克博物館信託基金

尋找傳統攝影測量法的替代方案

這就迫使吉布斯和他的數字技術專家詹姆斯·奧斯本(James Osborn)去探索市場,尋找其他可能。他們通過線上搜索找到了Artec3D大使級經銷商Central Scanning公司,該公司是保護文化遺產以及其他行業的3D掃描專家。

以至於在第一個演示完成之前,他們兩人就找到瞭解決方案:Artec Space Spider。

Space Spider多年來一直是全世界考古學家、文化遺產專家和許多其他專業人士青睞的掌上型3D掃描器。

Space Spider能夠以亞毫米級的精度以及逼真的3D色彩呈現捕捉對象複雜的細節,無需標記和噴劑。掃描可以用於線上和現場展覽、數字雲存儲、3D列印教學模型等等。



Central Scanning公司的亞曆克斯·張使用Artec Space Spider掃描羅馬人像陶罐。
圖片來源:Heritage360

伍茲談到掃描器如何幫助約克郡博物館實現專案時說:“為參觀者呈現出即使走進博物館也不一定能夠發現的細節,對我們來說十分重要。”

他進一步解釋道:“在對藏品本身零風險的情況下,通過虛擬的方式拿起,轉動,研究它們,順著策展人編寫的標籤和注釋,瞭解每件藏品相關的無數滄桑的歷史和背後動人的故事,您將擁有一段既難忘又獨特的體驗。”

 

一小時內完成賴代爾寶藏的3D掃描

 

使用全新Space Spider對賴代爾青銅器藏品進行3D掃描時,吉布斯和奧斯本以及在旁協助專案的策展人都大吃一驚。

四件文物被逐一放置在Artec轉盤上,分別在5分鐘內進行掃描。僅僅10分鐘後,通過Artec Studio軟體的處理就將掃描結果生成為令人驚歎的3D模型。

“在對藏品本身零風險的情況下,通過虛擬的方式拿起,轉動,研究它們,您將擁有一段既難忘又獨特的體驗。”

設置、掃描和處理所有對象並創建各自的3D模型所需的總時長不到一個小時。與之前所使用的攝影測量法形成了鮮明對比。



Artec Studio軟體中處理Space Spider掃描的馬可·奧勒留半身像
圖片來源:Heritage360

 

在談及這一點時,奧斯本說:“僅僅用攝影測量法來拍攝這些對象,就需要一整天的時間。如果在拍攝期間光線發生了輕微的變化,我們就不得不請求策展人再次把藏品拿出來,在相同的光線條件重新拍攝。甚至不可能在同一天完成。所以我們必須額外拍攝大量的照片來彌補這一點,寄希望於所有的照片都能夠順利完成,在處理階段才會得到最終的結果。”

他補充道:“如果一切按計畫順利進行,第二天才能開始處理所有的照片。使用Space Spider的一個小時相當於在攝影測量法上所花費的兩天時間,更不用說沒有攝影測量中將每個對象操縱到設定位置的各種小道具所帶來的額外風險。”

 

將掃描結果生成逼真3D模型


在Artec Studio中處理的過程既快速又簡單。首先,使用基底移除,刪除對象以外不必要的數據。完成後,對齊掃描,將所有幾何圖形組合在一起。


然後,應用0.1mm尖銳融合,當導出3D模型線上查看時,他們減少了多邊形數量,以優化檔大小和顯示速度。



Artec Studio軟體中處理Space Spider掃描的馬背上的馬爾斯雕像
圖片來源:Heritage360

 

生成的3D模型現已在約克郡博物館內和官網上使用。Sketchfab模型鏈接的二維碼放置在了藏品的旁邊,為博物館的參觀者提供參與的互動感。

 

約克郡博物館與世界分享3D資源

 

約克郡博物館並沒有止步於此。他們還打算將這些3D模型分享到維基共用資源這樣的網站上,預計每週流覽量達數百萬次。
伍茲解釋這背後的原因:“對於世界各地那些可能永遠沒有機會看到它們,或者來到博物館參觀的人們,通過這種方式,將我們的藏品帶給他們。把這些3D掃描分享給這些人們,我們之間也能更加輕鬆的互動。”



約克郡博物館計畫提供賴代爾青銅器的3D模型免費下載,包括低解析度和高解析度版本。歡迎教師、藝術家、研究人員和其他人下載和使用掃描數據。

 

用於教育的精美3D列印複製品

 

作為教育活動的一部分,約克郡博物館和Heritage360決定用Space Spider掃描創建3D列印“可觸摸”版本的賴代爾青銅器,供學校參觀使用。



3D列印和手繪的賴代爾寶藏。圖片來源:約克博物館信託基金

由於團隊內部還不具備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他們聯繫了ThinkSee3D的3D數字文物專家史蒂文·戴伊(Steven Dey)。自2015年公司成立以來,戴伊已經為英國和其他地區的博物館及客戶製作了數百個數碼製作、還原度極高的複製品。

戴伊從Heritage360收到了賴代爾青銅器的3D模型(OBJ檔)後,整個3D列印過程大約用了三個小時,四個物體都是使用石膏在3D Systems ColorJet印表機上直接列印出來的。

 

巧妙的做舊處理,呈現古樸外觀

 

塗上底色塗料,然後再上環氧樹脂作為表面塗層,表面半幹時塗滿銅粉。環氧樹脂粉末凝固後,打磨拋光出閃亮的青銅外觀,他們看起來就和嶄新的一樣。

接下來開始做舊處理,使用噴漆和蠟以還原文物相同的青銅色的外觀。



3D列印和手繪的馬可·奧勒留半身像複製品
圖片來源:ThinkSee3D

現在,學生們可以親自拿起並研究這些精美的、高度還原的複製品,使它們成為教科書中歷史章節這一時期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補充。

 

用3D掃描呈現歷史

 

在成功地將賴代爾寶藏數位化之後,約克郡博物館現在將目光投向了其他藏品,這些種類繁多且數以千計絕美藏品,包括劍和珠寶、滅絕的恐鳥、海雀和恐龍、可追溯到羅馬不列顛時期複雜的馬賽克地磚以及墓葬鑄件等等。



Heritage360團隊詹姆斯·奧斯本在約克郡博物館的賴代爾寶藏展
圖片來源:Heritage360

伍茲對3D掃描所帶來的變化發表了觀點:“一場優秀的博物館策展不僅僅是簡單地給人們呈現歷史,而是真正做到讓所有年齡的人都能擁有一個自我探索的旅程,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發現這些藏品的獨特之處。而這正是Artec 3D掃描幫助我們完成的。”

 

源文來自 :Artec3D埃太科三維

  • 分類:應用項目
  • 發佈時間:2023-03-30 10:13
  • 訪問量:
詳情

挑戰:約克郡博物館收藏了距今1800年曆史的羅馬不列顛時期的賴代爾寶藏,他們需要以一種快速並且零風險的方法,從精確還原歷史的角度,創建四個絕無僅有的3D數字副本,締造創新的策展設計,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分享。


方案:Artec Space Spider, Artec Studio, 3D Systems ColorJet印表機


成果:傳統的攝影測量法需要大量的處理和定位,而且要用一整天的時間來執行拍攝過程,額外還需要多一天的時間從照片中創建3D模型。相比之下,四件賴代爾寶藏,分別都在不到5分鐘的時間內完成了精細的3D掃描;並且在一個小時內,所有的掃描和處理都完成了,從而產生了整個系列四個令人驚歎的3D數字副本。

當他們瞥見青銅色的時候,便立刻停止了挖掘。起初,他們以為那是青銅器時代的斧頭邊緣。幾分鐘後,當他們把馬可·奧勒留(Marcus Aurelius)的小半身像從英格蘭賴代爾一位農民田間的坑中抬出時,金屬探測專家馬克·迪德裏克(Mark Didlick)和詹姆斯·斯帕克(James Spark)屏住了呼吸。

被金屬探測器探測到的馬可·奧勒留的半身銅像。圖片來源:馬克·迪德裏克

當他們小心翼翼地拂去了古代皇帝臉上的泥土,似乎過了幾分鐘,兩個人竟都啞口無言。

這座半身像是他們今天的第二個發現。之後他們又繼續在該地區進行搜索。當他們結束搜索後,除了半身像,還發現了另外三件文物:一個鉛錘,一個羅馬神馬爾斯的雕像,以及一個馬形刀柄。

迪德裏克將幾張照片發給了前考古學家布賴恩·沃克(Brian Walker),他對這一發現感到震驚,判斷這些很可能都是古羅馬時期的文物,可以追溯到西元2世紀。

從農民的田間到約克郡博物館的展覽廳

 

在接下來的幾周裏,這批距今1800年的文物--羅馬不列顛時期最精美的藏品之一--被鑒定並命名為賴代爾寶藏(Ryedale Hoard)。後來由約克博物館信託基金收購,此後在約克郡博物館展出。

約克郡博物館高級策展人安德魯·伍茲(Andrew Woods):“以前英國從未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出土過如此數量精美的古羅馬時期的文物。所有這些文物都呈現出美輪美奐令人難以置信的製作工藝。我們確信,它們是古羅馬帝國鼎盛時期在英國製造的。”

賴代爾寶藏物中,古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的半身銅像。圖片來源:約克博物館信託基金

這座精雕細琢的馬可·奧勒留半身像最初是嵌在古羅馬帝國祭司的權杖上,毫無疑問,它在皇帝舉行的儀式和典禮上被經常使用。

創作這件非凡作品的藝術家很可能是英國當地人,他從未見過皇帝本人,而是根據現有的雕塑和錢幣上的描繪來進行創作。

約克郡博物館高級策展人安德魯·伍茲與賴代爾寶藏馬背上的馬爾斯雕像。圖片由約克博物館信託基金提供,版權歸Charlotte Graham Photography所有。

在整個帝國中,羅馬神馬爾斯經常被描繪成馬背上的戰士。這尊小雕像正是描繪了古老的神祗在戰場上激烈馳騁,然而曾經他揮舞的長矛和盾牌早已在幾個世紀中消失。

賴代爾寶藏—馬形刀柄。圖片來源:約克博物館信託基金

在古羅馬時期,非常流行以動物造型裝飾的日常用品。這個馬形手柄原本是把刀柄,推測是在下葬前有意將刀折斷了。

在過去的2000年裏,賴代爾寶藏中的鉛錘設計幾乎沒有變化,它在羅馬不列顛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建造新的道路、堡壘和村莊提供了精准的測量。

賴代爾寶藏。圖片來源:約克博物館信託基金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這些文物是在西元2世紀後期作為獻給神的祭品被埋入地下的。為了更清楚地瞭解這些無價文物的重要性以及它們為何以這種方式被埋入地下,研究工作仍在繼續推進中。

創建賴代爾寶藏的數字副本

約克郡博物館專注於成為數位化平臺的領導者、擴大其影響力並建立起線上與世界分享藏品的模式,他們決定以3D方式呈現賴代爾寶藏。

過去,他們主要通過攝影測量法,與約克大學的Heritage360合作完成此類專案

但由於攝影測量法的性質,包括冗長的攝影時間(當使用一臺單鏡頭相機設置時)同時需要大量的處理來定位和重新定位每個被拍攝的對象,因此類似的專案需要策展人提前幾周,甚至幾個月來計畫。

Artec Space Spider對馬可·奧勒留半身像的3D掃描。圖片來源:Heritage360

來自Heritage360團隊的帕特裏克·吉布斯(Patrick Gibbs)介紹:“對歷史文物進行拍攝涉及的內容非常多。這不是簡單地把它拿出來,在幾分鐘內就能完成拍攝。考慮到藏品損壞的一些潛在風險以及策展人在場的要求,我們需要與博物館不斷的進行溝通,制定出最佳和最安全的一套方案。”

他繼續說:“使用單鏡頭機攝影測量設置,我們可能要花兩天時間來處理一件文物,只是為了確保我們需要的一切都被拍攝下來。所有的後勤問題可能又需要兩到三個月來安排。”

如果他們繼續沿用同樣的方法,約克郡博物館的賴代爾青銅器藏品的數位化將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來計畫和完成。更不用說博物館裏還有數千件藏品等待著被數位化。

賴代爾寶藏馬背上的馬爾斯雕像。圖片來源:約克博物館信託基金

尋找傳統攝影測量法的替代方案

這就迫使吉布斯和他的數字技術專家詹姆斯·奧斯本(James Osborn)去探索市場,尋找其他可能。他們通過線上搜索找到了Artec3D大使級經銷商Central Scanning公司,該公司是保護文化遺產以及其他行業的3D掃描專家。

以至於在第一個演示完成之前,他們兩人就找到瞭解決方案:Artec Space Spider。

Space Spider多年來一直是全世界考古學家、文化遺產專家和許多其他專業人士青睞的掌上型3D掃描器。

Space Spider能夠以亞毫米級的精度以及逼真的3D色彩呈現捕捉對象複雜的細節,無需標記和噴劑。掃描可以用於線上和現場展覽、數字雲存儲、3D列印教學模型等等。

Central Scanning公司的亞曆克斯·張使用Artec Space Spider掃描羅馬人像陶罐。
圖片來源:Heritage360

伍茲談到掃描器如何幫助約克郡博物館實現專案時說:“為參觀者呈現出即使走進博物館也不一定能夠發現的細節,對我們來說十分重要。”

他進一步解釋道:“在對藏品本身零風險的情況下,通過虛擬的方式拿起,轉動,研究它們,順著策展人編寫的標籤和注釋,瞭解每件藏品相關的無數滄桑的歷史和背後動人的故事,您將擁有一段既難忘又獨特的體驗。”

 

一小時內完成賴代爾寶藏的3D掃描

 

使用全新Space Spider對賴代爾青銅器藏品進行3D掃描時,吉布斯和奧斯本以及在旁協助專案的策展人都大吃一驚。

四件文物被逐一放置在Artec轉盤上,分別在5分鐘內進行掃描。僅僅10分鐘後,通過Artec Studio軟體的處理就將掃描結果生成為令人驚歎的3D模型。

“在對藏品本身零風險的情況下,通過虛擬的方式拿起,轉動,研究它們,您將擁有一段既難忘又獨特的體驗。”

設置、掃描和處理所有對象並創建各自的3D模型所需的總時長不到一個小時。與之前所使用的攝影測量法形成了鮮明對比。

Artec Studio軟體中處理Space Spider掃描的馬可·奧勒留半身像
圖片來源:Heritage360

 

在談及這一點時,奧斯本說:“僅僅用攝影測量法來拍攝這些對象,就需要一整天的時間。如果在拍攝期間光線發生了輕微的變化,我們就不得不請求策展人再次把藏品拿出來,在相同的光線條件重新拍攝。甚至不可能在同一天完成。所以我們必須額外拍攝大量的照片來彌補這一點,寄希望於所有的照片都能夠順利完成,在處理階段才會得到最終的結果。”

他補充道:“如果一切按計畫順利進行,第二天才能開始處理所有的照片。使用Space Spider的一個小時相當於在攝影測量法上所花費的兩天時間,更不用說沒有攝影測量中將每個對象操縱到設定位置的各種小道具所帶來的額外風險。”

 

將掃描結果生成逼真3D模型


在Artec Studio中處理的過程既快速又簡單。首先,使用基底移除,刪除對象以外不必要的數據。完成後,對齊掃描,將所有幾何圖形組合在一起。


然後,應用0.1mm尖銳融合,當導出3D模型線上查看時,他們減少了多邊形數量,以優化檔大小和顯示速度。

Artec Studio軟體中處理Space Spider掃描的馬背上的馬爾斯雕像
圖片來源:Heritage360

 

生成的3D模型現已在約克郡博物館內和官網上使用。Sketchfab模型鏈接的二維碼放置在了藏品的旁邊,為博物館的參觀者提供參與的互動感。

 

約克郡博物館與世界分享3D資源

 

約克郡博物館並沒有止步於此。他們還打算將這些3D模型分享到維基共用資源這樣的網站上,預計每週流覽量達數百萬次。
伍茲解釋這背後的原因:“對於世界各地那些可能永遠沒有機會看到它們,或者來到博物館參觀的人們,通過這種方式,將我們的藏品帶給他們。把這些3D掃描分享給這些人們,我們之間也能更加輕鬆的互動。”



約克郡博物館計畫提供賴代爾青銅器的3D模型免費下載,包括低解析度和高解析度版本。歡迎教師、藝術家、研究人員和其他人下載和使用掃描數據。

 

用於教育的精美3D列印複製品

 

作為教育活動的一部分,約克郡博物館和Heritage360決定用Space Spider掃描創建3D列印“可觸摸”版本的賴代爾青銅器,供學校參觀使用。

3D列印和手繪的賴代爾寶藏。圖片來源:約克博物館信託基金

由於團隊內部還不具備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他們聯繫了ThinkSee3D的3D數字文物專家史蒂文·戴伊(Steven Dey)。自2015年公司成立以來,戴伊已經為英國和其他地區的博物館及客戶製作了數百個數碼製作、還原度極高的複製品。

戴伊從Heritage360收到了賴代爾青銅器的3D模型(OBJ檔)後,整個3D列印過程大約用了三個小時,四個物體都是使用石膏在3D Systems ColorJet印表機上直接列印出來的。

 

巧妙的做舊處理,呈現古樸外觀

 

塗上底色塗料,然後再上環氧樹脂作為表面塗層,表面半幹時塗滿銅粉。環氧樹脂粉末凝固後,打磨拋光出閃亮的青銅外觀,他們看起來就和嶄新的一樣。

接下來開始做舊處理,使用噴漆和蠟以還原文物相同的青銅色的外觀。

3D列印和手繪的馬可·奧勒留半身像複製品
圖片來源:ThinkSee3D

現在,學生們可以親自拿起並研究這些精美的、高度還原的複製品,使它們成為教科書中歷史章節這一時期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補充。

 

用3D掃描呈現歷史

 

在成功地將賴代爾寶藏數位化之後,約克郡博物館現在將目光投向了其他藏品,這些種類繁多且數以千計絕美藏品,包括劍和珠寶、滅絕的恐鳥、海雀和恐龍、可追溯到羅馬不列顛時期複雜的馬賽克地磚以及墓葬鑄件等等。

Heritage360團隊詹姆斯·奧斯本在約克郡博物館的賴代爾寶藏展
圖片來源:Heritage360

伍茲對3D掃描所帶來的變化發表了觀點:“一場優秀的博物館策展不僅僅是簡單地給人們呈現歷史,而是真正做到讓所有年齡的人都能擁有一個自我探索的旅程,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發現這些藏品的獨特之處。而這正是Artec 3D掃描幫助我們完成的。”

 

源文來自 :Artec3D埃太科三維

關鍵字: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留言應用名稱:
訂閱電子報
描述:

3D列印│3D掃描專家 普立得科技

「普立得科技將在2025年之內,達到影響台灣半數工程師體驗過工業等級3D列印材料在工廠實際應用落地的目標。因為我們相信每多一次3D列印就能推動台灣製造產業著「數位智造工業4.0」起飛,如同平凡但執著的萊特兄弟相信人類可以飛行的夢想一樣」堅持不懈。

23585新北市中和區建康路164號11樓

關注我們

您有什麼疑問,或想諮詢我們的產品與服務,請留下信息,我們會及時與您聯繫!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網站地圖  |   隱私權   |   隱私權政策    Seo

© 2021 普立得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9059200号